想不到十月只到中旬,巳有學生邀請我寫紀念冊。紀念冊內須填的資料很多,除了個人資料外,還有一系列「我最喜愛的xx」,每次填到「嗜好」一欄,我都會寫「愛看陳慧的書」。
以前曾有同學問誰是陳慧,我便告訴他是香港一位作家,作品有《拾香紀》、《補充練習》、《味道/聲音》......但同學都似是不曾聽過這位作家及其作品,真沒趣呢......
這也難怪,陳慧不是一位會宣傳的作家,她曾任職曾任職於糖果公司、包裝文具公司、印染廠、食品廠、機繡廠、珠寶店、電影公司、電台、電視台、考古工作室......(她每本作品的作者簡介中都是這樣寫的),平凡得像身邊的人(在《味道/聲音》、《補充練習》中,她都標明自己是「香港民女」、「全職民女」。)
直到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,陳慧動筆寫《拾香紀》--一部串連了很多香港集體記憶的傳奇。她在某個訪問中説:「回歸前一段日子,真係好sentimental,無論電台、電視台、廣告都是。出來的畫面好似好positive,但潛台詞大家都知道,前面不會是後面的東西,後面將成過去,過去才使人懷緬,是一種消逝。」是一種消逝,寄托於小說,結果連十香(《拾香紀》的主角)英年早逝,過不了九七、宋雲患了老人痴呆症將日記流水賬一頁頁撕破,看得人心痛,分不清是對人物還是歷史消逝的心痛。小說敘事者連十香,只活了二十二年,一九七四生,一九九六年卒,陳慧説:「我覺得這是香港最美好的二十二年,現在對著董建華也這樣說。」
就是《拾香紀》,不但為陳慧帶來「1999香港中文文學小説組雙年獎」,亦令更多香港大眾認識誰是陳慧,而我也是其中一人。初讀《拾香紀》,便覺得驚為天人,簡單的文字,平凡的內容,卻有無窮魅力,幽默中帶着絲絲哀愁,我因而着迷了。之後,她每次推出新的作品,我也不會放過。但她真是一位不愛傳宣的作家,很多時她有作品面世也是無聲無息的,當我發現時,書店的書架上只餘一、兩本,有時甚至要補購。唏,越説越遠,各位,有興趣讀讀她的作品嗎?
(在此鳴謝Karen、6A班菁琳和可穎的捧場!)
2 則留言:
嘉欣:
我最近在地鐵廣告看見一齣話劇改編自陳慧的故事,你有興趣嗎?
http://www.trinitytheatre.org/10rerun_swh6_pre.htm
Karen
isaac媽--karen:
謝謝!原來你也有留意陳慧的作品,yeah!!!
kayan
發佈留言